专题专栏

健康园地

除了沙门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也是引起儿童腹泻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轮状病毒。
(1)轮状病毒最具特征症状:
病初突然发热伴呕吐,多次的、蛋花汤样、无腥臭味的腹泻,腹泻持续约7-10天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等,部分病例轻症,甚至无症状。
(2)轮状病毒具有较显季节特征:秋季是高峰。
秋泻,秋泻,简单理解就是秋季腹泻,轮状病毒的发病高峰为10至12月。
(3)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一种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秋季腹泻”典型的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恶心、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发热,多为中低热,少数患儿体温超过39°C。随后出现腹泻,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便无黏液和腥臭味,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轮状病毒潜伏期为1~3 天,轮状病毒胃肠炎病程一般3~8天。
5岁以下,尤其是6月-24月婴幼儿最容易中招。“呕吐和发热可持续1~3 天。若继发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 腹泻时间可延长。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感染后可发生慢性, 严重者可发展为全身感染。
传染源是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排毒期:发病2-10天,有病毒排出。(因此,建议居家隔离2周,因为即使腹泻症状好转,仍有排毒)


轮状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什么?
主要传染源:患者、恢复期排毒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为1-3 天,从发生腹泻前2天已开始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病毒,在出现症状后10天仍可持续排毒。机体感染后其粪便和呕吐物中病毒浓度很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手、污染物、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作为轮状病毒传播的载体。宝宝们食入污染的食物或者接触污染的玩具等等中招了。(宝宝们要勤洗手,不要吃手手)。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我国5岁以下儿童约90%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发生于6-24月龄婴幼儿,2岁以下婴幼儿是重点预防发病的对象。
轮状病毒腹泻本身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患儿,腹泻症状会自行缓解,自然病程为7~10天。但如果因持续腹泻发生了严重脱水,未及时治疗也可能引起。


因此,当患儿出现明显脱水,如尿量减少、哭泣时没有眼泪、口舌干燥、眼窝凹陷、囟门下陷、皮肤张力降低、精神萎靡、嗜睡、软弱无力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