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院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导管室等医护团队在面对急性心肌梗死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死神”,凭借快速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与时间赛跑,通过PCI(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救治一例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日前傍晚,患者因“胸闷胸痛20分钟”被送至我院胸痛中心就诊。预检分诊经过专业评估,测量生命体征后立即带患者至胸痛专用床位完成心电图检查,同时通知急诊医师接诊。
急诊科曹嘉庭医师仔细查看并询问病情后高度怀疑为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心血管内科胡永仓主任的会诊下,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心电图提示V1-V5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当即判断患者存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患者病情极为凶险,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医护人员让患者服下“心梗一包药”,稳定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为介入手术做好准备。与此同时,我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胡永仓主任迅速成立救治小组,医护人员分工合作,有序地进行术前谈话及相关知情同意书签字,15分钟内启动导管室,器械、药物准备就绪等待手术。
患者到达后,胡永仓主任带领团队立即展开PCI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该患者左前降支中段发出D时出现完全闭塞,狭窄前方有血栓影,行冠脉内溶栓、左前降支药物球囊扩张术,术后狭窄明显减轻,血流恢复,手术十分顺利。
术后,患者转入专科病房,医护团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现患者胸痛症状完全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后出院。
我院胸痛中心自创建以来,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大大缩短了心梗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为患者打造了一条高效的“救心”之路。
近日,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迎来了温馨的一幕: 家长带着8岁的菡菡(化名),赶到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为正在出诊的祝依莎主治医师送上锦旗,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原来,菡菡在上学期末即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家长本以为是考试压力过大而导致孩子出现短暂性的情绪失常,所以家长并未足够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假中的菡菡情况却并没有好转,还是时常情绪不稳定。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家长带着菡菡来到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儿内科门诊就诊。
接诊时,祝依莎医师发现菡菡坐立不安,她一边细心安抚情绪,一边仔细问询病史和体格检查。检查过程中,祝医师不仅发现菡菡心率偏快,询问家长后也得知近期菡菡瘦了很多,随即祝医师给菡菡完善了甲状腺B超和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菡菡被确诊为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收住病房后,儿科内分泌团队立即为菡菡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耐心地指导家长如何家庭护理和生活饮食指导,帮助孩子消除情绪紧张、减轻学习顾虑和压力,并鼓励菡菡积极配合治疗。随着治疗的起效,菡菡的情绪逐渐开朗稳定,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很快就安排出院后回家治疗。出院前,医护团队和家长一起制定了低碘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方案。在出院后的随访显示,菡菡的情况在稳定好转,新学期开学后学习也在逐渐进步。近日,在家长的带领下,恢复了甜美笑容的菡菡来到医院复诊,并为祝医师送上了锦旗。
孩子突然成绩下滑,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上课总是开小差,有时还插嘴,和同学发生口角,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曾经的乖乖孩,怎么突然像变了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打骂、教育孩子,除了现在家长想到的心理健康、儿童多动症等,切勿忽略孩子还可能患上了一些家长想不到的少见的器质性疾病,如免疫性脑炎、垂体疾病、甲亢等,这些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带孩子就医。
近日,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战。一名因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重患者,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医护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下转危为安。
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康复治疗。
患者过先生(化名)在床上吸烟时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燃着的烟头掉落,瞬间点燃床铺。熊熊烈火中,过先生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CO),很快陷入昏迷。邻居发现火情后,紧急拨打120,将他送往我院进行抢救。来院时,过先生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呼吸极其微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情况危在旦夕。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后,迅速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全力救治。
针对患者病情,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迅速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一方面,通过机械通气给予纯氧吸入,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有效缩短一氧化碳半衰期,确保患者获得充足氧气供应,快速纠正缺氧状态;另一方面,争分夺秒开展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及时吸出支气管内的烟尘,保障呼吸道畅通无阻。同时,护士们为患者仔细擦拭全身的黑色烟尘。在接下来的55个小时里,医护团队夜以继日,24小时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精准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过先生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清醒。
经过一周的全力救治,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后转至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提及这场生死经历,过先生总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感慨道:“感谢八院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患者家属对我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精湛技术及精准施救也给予高度评价。这场成功抢救不仅体现了我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多学科高效协作,也体现我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抢救精准施策、技术精湛,以优质医疗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传递生命的希望。
岁序更替,奋楫笃行,1月26日下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2024年度总结表彰会拉开帷幕。医院全体领导、中层干部,以及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代表现场参会。八院人欢聚一堂,总结过去,激励先进,展望未来,喜迎新春。
“回首2024年,各个岗位上的八院人,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着奋斗足迹。”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敏霞在年终总结中首先向同心协力、无私奉献的八院人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默默支持的家人们致以崇高敬意。胡院长总结过去一年来,医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八院人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守正创新,笃行实干,出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展望未来,胡敏霞院长表示八院人将赓续“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基因,以创建三级专科医院为目标,凝心聚力,同心而行!
近年来,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多措并举放大“书香”元素效应,不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日前,在梁溪区图书馆的全力支持下,“书香杏林阅读驿站 ”在八院正式签约揭牌。“书香杏林阅读驿站 ”是一所面向八院职工群体的“院内图书馆”,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文化交流服务提供知识服务保障,为医院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书香杏林阅读驿站 ”与梁溪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册书一份情,一缕书香一片心。”在梁溪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书香杏林阅读驿站 ”的2011册医学类图书已全部整理上架,为全体八院职工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让书香医院、人文医院成为八院文化的一朵生命之花。
冬日暖阳,许多市民朋友喜欢趁着节假日结伴外出游玩。然而,外出时有一件事不容忽视,那就是:要避免被毒虫咬伤。
日前,Z女士和家人朋友一起至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旅途中,她不慎被蚂蚁咬伤右腿。当时感觉局部瘙痒疼痛,并无其他不适,Z女士就没多想,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谁知回家几天后,Z女士发现右小腿下段皮肤红肿热痛,并出现大面积散发水疱(最大两处水疱约直径5-8cm),伴瘙痒。在家人的帮助下,Z女士被赶紧送往当地医院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却仍然没有好转,她的左小腿下段也开始出现皮肤红肿,水疱形成,同时伴有双侧大腿下段、双肘部、前胸部、颈部多处皮疹。
几经辗转,Z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我院动物致伤中心求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和动物致伤中心曹嵘主任会诊后,Z女士最终确诊为红火蚁咬伤伴皮肤软组织感染,虫咬性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这是我院接到的第一例红火蚁咬伤病例,因为在苏南地区红火蚁罕见。Z女士入院后,曹嵘主任第一时间将相关资料和照片发送到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理事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会诊。很快,来自广西、河北、湖南等地的专家均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方案。
结合多位专家的建议和方案,在曹嵘主任的带领下,由王睿、陈星宇、陈义荣等多位专业医师组成的动物致伤团队开展病例讨论,最终拟定了科学的救治方案:首先是要用药控制患者严重的感染和过敏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再结合本院的中药解毒方,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排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在抗感染方面,每日换药敷药,进行创面管理,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和修复。通过营养支持,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期间,Z女士反复出现双侧肢体对称性、游走性皮疹,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她情绪低沉,对诊疗缺乏信心。观察到这一情况后,曹嵘主任每日积极与Z女士沟通,帮助她建立信心。同时,曹嵘主任也实时将病情的发展与全国各地的专家进行交流,以文献和指南为指导,随着Z女士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Z女士双下肢创面愈合良好,全身多处皮疹也渐渐消退。住院治疗29天后,她终于可以出院回家。
有别于普通蚂蚁,红火蚁攻击性很强,且难以防治。被其蜇伤后皮肤会出现火灼感,加上通体红色的样貌,因此得名红火蚁,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之一。
红火蚁叮蜇时,会用上颚钳紧咬皮肤,同时尾部螫针刺入并释放毒液,被叮蜇处会感觉疼痛不适,继而出现红肿化脓,个别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同时,水泡或脓包的破裂会造成创面皮肤暴露,往往易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
曹嵘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在户外被不明蛇虫咬伤,第一时间以清水冲洗20分钟,不能随意涂抹疗效不明确的药膏。
此外,户外旅游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于裸露的皮肤涂抹蚊虫驱避药物,尽量避免在潮湿的树荫下、草地上及水边等环境坐卧。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肌肤的清洁,备好必要的消毒药水、止痒消肿抗过敏药物。如发生严重的蛇虫咬伤,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患者痊愈,赠送锦旗表达谢意在医院屡见不鲜,但患者去世了家属还送来锦旗却寥寥可数。日前,我院重症医学科就发生了这样温馨的一幕,已离世患者H老先生家属将写有“德医双馨、温暖人心”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王骁医生和护士长的手中,感谢前期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让老先生安详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流露出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治疗与服务质量的肯定与赞赏。
去年,H老先生因脑梗、心肺复苏、气管切开术后转至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入院前,反复的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及高血糖状态,老先生出现了皮肤衰竭,身体多处出现破溃。作为管床医生,王骁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控制血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护士们每天为老先生的伤口消毒、清创、换药,每次换药就长达1-2小时,忙完时王骁的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先生的伤口长出了新鲜的肉芽组织。每当家属致电询问老先生的情况时,王骁不管是在工作还是休息在家,总是细致地回复,和家属耐心地沟通。
虽然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先生最后还是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骁和医护人员一如既往地悉心陪伴在老先生床旁,小心轻柔地撤除了他身上的管子,并将所有的创面都彻底消毒、缝好、封好,让老先生体面、安详的离去。
“感谢为我父亲生前治疗的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王骁医生,你们让我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到了精心的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大家。”短短数语,承载的是患者家属对八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信任及认可,也激励着全体医护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不惧困难,迎难而上,不断提高对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及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日,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科团队在李泽利主任的带领下,再攀新技术高峰,成功实施了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为阑尾炎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患者S先生(化名)今年52岁,2年前因右下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阑尾炎、阑尾粪石”。患者既往有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史,术后长期服用抗凝药。行阑尾切除手术有出血风险,只能选择保守治疗。近2年,患者右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挂水后疼痛缓解,药物治疗停止后疼痛再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为求得有效治疗,S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前来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经完善相关医学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伴阑尾粪石”。考虑到患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长期服用抗凝药、惧怕手术等情况,经多学科术前病例讨论,肛肠科团队决定为其实施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以此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
内镜下逆行阑尾腔内冲洗术(ERAT),打破了阑尾炎必须手术切除的传统观念,手术通过内镜进行至阑尾根部,再通过子镜在阑尾腔内插管、冲洗、取石、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内压力、解除阑尾腔内梗阻、消退炎症的目的。术后,S先生的腹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第二天顺利出院。
2024年5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10—2024)。该标准是由我院牵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多个单位联合参与起草修订。
该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的诊断原则及诊断分级,适用于职业接触溴甲烷所致急性中毒的诊断。本次修订完善了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分级内容,便于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并与近年来发布的一些标准保持协调一致;调整了处理原则和部分附录内容,增强了临床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使该标准更具有实用性、科学性。
无锡市职业病防治医院职业病(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运营规模、专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硬件设施、技能水平、科研成果、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职业病学为无锡市医学发展学科,职业病科为无锡市临床重点专科,拥有江苏省职业健康重点实验室(职业医学)。学科在中毒、尘肺病诊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高压氧治疗、血液净化、肺灌洗、康复治疗等为特色。作为江苏省尘肺病康复站技术指导单位及培训基地、省职业病治疗康复实践操作基地承担了多期康复站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省级职业病诊疗康复人才实践技能培训任务。
痔疮之痛让妙龄女郎走出“老年步”
“这名患者刚来的时候,因为痔疮疼痛难忍,走路都是弯着腰慢慢移动步伐的,像老年人行走一样。”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李泽利介绍说。近期,一位年轻女患者来医院就诊,她因便时肛门疼痛伴出血6月余,加重3天,经检查诊断为:“混合痔、肛裂、便秘”。
后来,李主任为Z女士进行了无痛微创手术,术后肛门创口恢复良好。
慢传输型便秘,八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妙招
Z女士因为有长期排便困难等便秘情况,术后因活动量减少,加重了便秘情况。她自觉腹胀,肛门口有粪便阻塞排不出来,口服乳果糖及灌肠三日无效。经CT检查后显示:结肠扩张积便,考虑患者为“慢传输型便秘”。根据Z女士的情况,李主任决定给予穴位药物封闭治疗及中药穴位贴敷。几小时后,Z女士解出较多粪便,腹胀缓解,排便时未感觉疼痛。每次看到李主任,Z女士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中西医结合疗法好。
中医认为患肛肠病多因风、燥、湿、热、毒、气滞血瘀、气虚、血虚有关,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科采用中药塌渍治疗、中药外敷、运用中药熏洗等各种方法治疗便秘,中西医结合并用,助力患者解决各种肛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