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临近,走亲访友,外出旅行活动增多,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威胁仍需重视。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包括流感(甲流、乙流)、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支原体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建立的免疫力都不持久,可以反复感染。同时这些病原体没有交叉保护性免疫,可以同时感染或交替感染。
由于感染建立的免疫仍然存在,短时间内重复感染的病情常常表现较轻;但不同病原体同时感染时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感染后呼吸道免疫屏障受到损害,细菌感染风险加大,尤其是老年人、幼儿及有基础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主要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通过病毒的基因和蛋白的序列特征加以区分的,它们造成的季节性流感,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要区分和鉴定甲型还是乙型流感病毒,要通过病原学的分型检测,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
近日,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新冠」又悄悄登上社交平台热榜。
1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报告称,由于假期人群聚集、JN.1变异株等因素,2023年12月新冠病毒在全球加速蔓延。
受国外JN.1变异株持续输入和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等多因素影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我国优势流行株。
在这种情况下,要高度重视易感人群、脆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还有婴幼儿等。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和打喷嚏是肺炎支原体主要的传播方式。
感染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差别不显著,常有畏寒、发热、干咳,可伴有鼻塞,乏力、头痛等不适症状。
如果病人精神状态良好,体温非持续性高热,可居家观察;如出现高烧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部分轻症感染者不经治疗也可以痊愈。经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建议在没有明确临床诊断之前,勿自行经验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