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健康园地

处暑过后,秋爽来学,学生们陆续返校;中秋将至,花好月圆,人们返乡合家聚餐,人员往来频繁,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及食源性相关疾病等传播风险增大。

温馨提醒:

关注登革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百日咳、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和风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让健康和快乐伴您度过美好秋日。

01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散发阶段,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症状主要有:

发热以及低热,体温≥37.3°C,可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疼、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

部分患者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前,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轻度纳差(即进食量略微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差等情况。

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轻度的四肢或腰部、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

03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较长,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其临床症状特征有:

1.卡他期: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日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3.恢复期: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04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学龄前儿童、学生以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当前正值开学季,学生陆续返校,学校、托幼机构和家庭应当重点防控。

0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06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全身不适等。

07麻疹和风疹

麻疹和风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且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烧3天,出3天,退3天”,分别对应的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麻疹本身是自限性疾病,但危害最大的是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心肌炎,中耳炎、喉炎、腹泻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风疹起初症状为低热及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约1-2天后,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伴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皮疹3天内可消退,并发症较少。女性孕期(尤其是前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引起胎儿患CRS的风险较大,可导致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智力低下等多种畸形,甚至死胎、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