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健康园地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
"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主题为
"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毒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干扰破坏免疫细胞,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一般来说艾滋病患者会表现得非常脆弱,一些在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都会乘虚而入,在常人身上表现很轻的病症,在他们身上都会成为严重的、难以治愈的疾病。


如何分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初始阶段,被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还很少,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未表现出异常症状,这种被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又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病人:发病阶段,被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增长到一定的数量的,免疫功能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其他病菌乘虚进入人体,使其发生多种疾病,如严重的腹泻、肺炎、多种癌症,还可以使人痴呆,这时的病人即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往往死于由这些疾病造成的身体衰竭。


传播途径
要知道,亲亲抱抱举高高一般是不会染上这病的,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主要有3种:
① 母婴传播
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生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感染。

② 血液传播
这是艾滋病感染最直接的途径,包括:
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针灸、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
与感染者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等
③ 性传播
“野游”“真空”放飞,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直白点说,就是没有保护的性接触,比如:

无套性交
多个性伴侣


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无套肛交)等如何避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
避免高危性行为;
戴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具;
避免不正规的注射与输血;
避免非正规机构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操作,如拔牙、纹身、扎耳洞、修脚等;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避免破损的皮肤或伤口,直接与他人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
产妇孕检发现HIV感染,及时做好母婴阻断;
暴露后尽早预防。一旦发生HIV暴露,立刻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并尽快使用HIV阻断药,按医嘱服药,服药越早越好,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