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院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动物致伤救治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蛇伤救治,其蛇伤科是江南地区知名蛇伤诊疗特色专科,科室由著名的蛇伤世家朱永根医师于1959年创立。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蛇伤科从传统中医疗法发展到以蛇毒血清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救治过上万例蛇伤病人。早年科室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共同协作,研制出抗蝮蛇毒血清。1994年蛇伤科被评为无锡市重点专科。上世纪九十年代,意大利罗马大学格拉松教授慕名来到医院共同交流研究蛇伤救治。经过近70年的发展和努力,八院蛇伤科继承传统并不断发扬,将治疗蛇虫类动物致伤成为特色之一,具备完善的诊疗措施,配有特色中药方剂和外用敷药,救治了大量严重的蛇虫咬伤患者。2019年8月,医院增开狂犬病暴露和处置门诊,自此,涵盖各种动物伤害救治的动物致伤专科初见成型。
近年来,以外科曹嵘主任为首的医疗专家团队,在专科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上开拓创新,孜孜以求刻苦钻研动物致伤方面专业知识,成功抢救了大批严重的动物致伤患者,如救治了银环毒蛇咬伤的严重患者、多例因蜱虫咬伤致多器官严重损害的患者等,专科影响力逐渐辐射至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市,成功救治方案和治疗经验也作为业界规范得以推广,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据统计,近三年专科已治愈各类动物致伤患者逾1万例,其中收治毒蛇咬伤近200例,严重虫蜇伤咬伤近百例。曹嵘主任被聘任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防治专委会理事、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动物致伤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伤害控制和预防委员会委员 。
2023年11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防治专委会会长王传林,副会长刘斯、殷文武、吕新军、陈庆军等一行专家专程来医院考察指导工作,对医院多年来在动物致伤救治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并就专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方案,未来医院将争创国家级动物致伤的规范化救治和培训中心。
2024年3月8日,江苏省首个动物致伤专科门诊在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啦。24小时提供动物致伤的伤口冲洗、外科清创、组织修复、感染控制、疫苗注射等预防和救治工作;目前动物致伤专科设置2个诊室:
动物致伤专科诊室1:
以蛇虫咬伤(昆虫、蚂蚁、蜘蛛、蜈蚣)诊治为主。
动物致伤专科诊室2:
以犬伤(含猫及啮齿类动物致伤) 诊治为主。
医院动物致伤科配备先进的专业设备、科学的就诊流程、规范的诊疗方案,同时有外科、口腔、眼科等多学科专业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在局部麻醉下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穿刺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的过程。现如今患冠心病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冠心病的症状比较隐匿,单纯凭借心电图等检查不能够准确判断,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
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已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等,为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52岁,中年男性,有十年的高血压既往病史、长期吸烟史,因“发作性胸痛1周,加重1小时余”入院急诊科,经过急诊医生仔细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心血管内科胡永仓主任紧急会诊后,经过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与家属沟通后,胡主任为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完全闭塞、左前降支中度狭窄、回旋支近段轻度狭窄”,患者是“三支病变”。结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考虑右冠脉是本次急性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随后,胡主任为患者在右冠状动脉内行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技术的成功开展,为胸闷、胸痛的患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检查,更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介入治疗,抢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架起了生命之“桥”,也为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和发展奠定新基础。
多维联动,让独居的他在安宁疗护病房中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心手相连,让劳碌的他通过慈善双诊行绿色通道在上海获得新生……在无锡这家医院,告别与新生交织,慈善之爱温暖人心。
温暖相伴 生命末期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慈善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朝南的房间阳光暖暖的。客厅、卧室、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书画、摆件等布置,走进病房仿佛回到温馨的家中,让人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据肿瘤科特聘专家徐凯介绍,去年2月份,无锡市慈善总会联合长电科技环保与健康慈善基金,共同捐助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慈善医院)开展多维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慈善项目。目前医院设有两间这样的安宁疗护病房,已为近20位疾病晚期的慈善救助对象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家住上马墩附近的老徐(化姓)晚年离异单身,靠着低保生活,女儿长期在外地工作也顾不上他。去年老徐突然感觉咽不下饭菜,结果被诊断为食管癌晚期,已经不能手术。痛苦每天纠缠着老徐,高昂的医药费也是重担压在他肩头。重重压力之下,老徐决定放弃治疗,回家熬日子。
去年11月,老徐由社区介绍到医院。经过与社区的沟通,老徐住进了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起初,老徐虽然愿意住到医院,但是消极情绪严重,甚至会撕扯止痛药膏。安宁疗护团队了解到老徐的情况后,为他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疗护方案,医护团队为他控制疼痛并缓解其他症状,营养科给其制定营养计划,心理咨询师为他提供心理安抚,社会义工志愿者团队为他理发、聊天陪伴。在社会多方的爱心助力下,老徐的心情渐渐好起来,变得更为积极乐观。在温暖与爱心的包围中,在今年1月份,老徐安心离开了世界。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宁疗护病房的建设源于无锡市慈善总会和长电科技环保与健康慈善基金的捐助支持,病房建立了医生、护士、康复师、医务社工、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疼痛等症状的控制、舒适护理、心理慰藉、香薰疗法等多项慈善人文关怀服务,帮助了许多的疾病晚期慈善救助对象,让他们的生命末期有温暖相伴。
心手相连 守护健康
今年60多岁的老周(化姓)是一名环卫工人,干起活来十分勤快,但大大咧咧的他从不把身体上的小毛小病放在眼里。直到参加了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慈善医院)组织的一次慈善健康体检,没想到这一查竟发现自己患上了胰腺癌。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会与癌症搭上关系,老周内心十分焦灼。
幸好,在无锡市八院专家的帮助下,老周通过锡沪双诊行绿色通道在上海仁济医院胆胰外科进行救治,目前恢复不错。据了解,老周的同事也在慈善健康体检中获益,在家门口就获得了上海专家会诊,就诊费用也获得了慈善优惠减免。
作为“心手相连 锡沪慈善双诊行”慈善服务项目,在无锡市慈善总会的关心指导下,无锡市八院携手梁溪区环卫所开展“披星戴月·胰路前行”环卫工人关爱项目,为梁溪区年满55周岁的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健康知识科普、市内及上海等外地专家义诊等慈善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上海优质医疗资源。
无锡市八院外科主任曹嵘介绍,去年4月起,500余名环卫工人参与了多项体检项目。根据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特点和日常身体状况,医务人员为他们定制了健康体检套餐,并为环卫工人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锡市八院医疗团队提供救治,同时为部分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上海专家远程会诊或上海就诊绿色通道。
无锡市八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无锡市慈善医院,多年来医院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医疗优势,持续开展慈善血透、亮睛行动、慈善发药、慈善双诊行等项目工作。今后,医院将一如既往秉承“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价值观,为广大市民和困难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希望在无锡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邀请到广大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共同守护健康无锡,传递锡城大爱!
来源:现代快报
近日,67岁的G阿姨,最近总是感觉心脏怦怦跳,并伴有头晕、胸闷、焦躁不安,虽然会自行缓解,但缓解后G阿姨明显感觉全身乏力,有种虚脱感,她在家自行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但是症状仍反复发作。终于,受不了“闹心”的G阿姨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无锡八院心内科进行诊疗。
经过专业的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能发现G阿姨“心律失常”,24h动态心电图也只是发现1-2秒钟的“心律失常”;一天凌晨1:30G阿姨再次出现心脏怦怦跳的现象,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房颤动”。心内科胡永仓主任考虑到G阿姨心律失常发作时自我感觉非常重,平时心率偏慢,同时结合“中国房颤患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治疗方案,在G阿姨和家属的认可和支持下,最终选择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
接着,胡永仓主任为G阿姨实施了经导管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很顺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G阿姨的心终于不再“乱跳”了, 每次看到胡主任,G阿姨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3天后G阿姨安心出院了。
什么是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利用不同的能量(包括射频电流、微波、药物、冷冻等),在影像工具(如DSA、超声、CT)的引导下准确定位,消除及融化病变组织。消融术可用于肿瘤、心脏疾病、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消融术的一种,是利用射频电流的能量,消除与融化心脏内的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具有不开刀,创伤小且成功率高等优势,是目前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1.在心脏导管室内,病人平躺在X光血管造影机下,连接血压、心电等监测装置;
2.消毒并局部麻醉腹股沟或颈部皮肤,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将电极导管通过血管送入心脏;
3.用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心腔部位;
4.释放射频电流,在病变范围内产生较高温度,使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发生凝固性坏死,病变心肌丧失功能,从而达到阻断致快速心律失常的异常“兴奋点”和(或)传导束,达到治疗目的。
冬至,本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70岁的S阿姨晨起后却觉得有些腹痛,休息了一会疼痛却未见缓解,反而愈演愈烈。S阿姨疼痛难忍,紧急来到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就诊。
急诊外科黄佳乐医师接诊后查体发现,S阿姨的腹部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怀疑腹膜炎,她当机立断,嘱患者禁食禁饮,立刻行CT检查。不一会,放射科王文忠主任打来电话告知:“患者CT查见肠内可疑异物,请补充追问病史。”黄医师仔细读片后耐心追问S阿姨近期饮食,果然问出S阿姨三天前喝茶时不慎误吞了一整粒红枣,起初并无明显身体不适,阿姨自己也就没放在心上。“结合您的进食情况和CT表现,我们考虑您的肠内异物是枣核的可能性很大,阿姨您先别紧张,咱们安排先住院观察治疗”。
S阿姨入院后,黄医师紧急通知患者家属来院,同时用药为患者提供对症支持治疗,并叮嘱护士密切关注S阿姨生命体征。用药后S阿姨疼痛稍微缓解,却在不久后腹痛再次加剧,伴有腹部肌紧张。黄医师考虑到枣核尖锐,可能导致肠道穿孔,立即汇报了外科曹嵘主任。
曹主任立即查看了患者,并组织科内人员讨论,针对CT图像,科内人员进行了激烈讨论,并提出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曹主任嘱咐黄医师立即安排S阿姨复查CT。不幸的是,复查CT见枣核嵌插的小肠周围间隙气泡影增多,确诊消化道异物致穿孔。结合最近两个小时的CT 影像学的细微变化,曹主任认为S阿姨吞下的枣核已经导致肠穿孔及腹膜炎,保守等待枣核自然排出体外已经不可能,必须立即手术。普外科团队迅速行动,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确定可行手术方案,联系手术室和麻醉科,准备急诊手术!
在和S阿姨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陈义荣副主任医师立即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见患者小肠穿孔部位距离回盲部较远,不必切除肠段。在麻醉团队的配合下,陈主任沉稳操作,枣核被小心取出,再行小肠穿孔部位修补术。陈主任仔细检查了其余小肠并放置引流,手术顺利结束,S阿姨生命体征平稳。在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S阿姨开始逐步恢复,各方面的指标都在向好发展。
说到手术
总是让人心生恐惧
而妇科手术
让人畏惧的同时
又让很多女性顾虑重重
尤其是爱美的女性
不仅希望能够通过手术治愈疾病还希望手术后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那么健康和美丽可以兼得吗?
单孔腹腔镜手术
它不仅能治愈疾病
还能让你“美丽无痕”
无忧炫“腹”!
让小编带你一起感受一下
案例1
是一名舞蹈老师
体检发现子宫上长了肌瘤
且已经达6cm
同时Y女士的血型特殊,是罕见的“熊猫血”
当医院建议她及时手术治疗时
Y女士犹豫了
她担心手术后会在小腹上留下难看的疤痕
作为一名舞者,一名爱美的女性
她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她也担心手术出血多不安全
了解到Y女士的顾虑后,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袁玲带领团队为她实施了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6厘米的肌瘤被剔除后完整的从肚脐取出,整个过程很顺利,微小的手术切口约2cm隐藏于脐孔处褶皱内,腹壁上没有任何瘢痕,术中出血仅20ml,圆满地为Y女士解决了问题。
术后Y女士感慨居然能“无痛无痕接近无创”解决了她的心头大患,她很感激袁玲主任,给八院妇产科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案例2
C女士,47岁
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3个
最大一个达14cm
听说手术要在腹部“打好几个洞”
她非常害怕
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C女士来到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找到袁玲主任,经过仔细检查评估,袁主任为她设计单孔微创技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手术通过在脐部切开一个2.5cm小口,置入单孔通道顺利完成。C女士手术后当天就下床活动,第4天恢复良好出院。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经自然腔道腹腔镜手术,是近年较为前沿的“微无创技术”。“美观”是这种的手术最大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疼痛少、恢复快”等优点。无锡八院袁玲主任带领妇产科医护团队积极开展单孔微创手术技术,目前已成功为多名女性完成了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异位妊娠、盆腔脓肿、黄体破裂等,帮助爱美的女性恢复健康,让她们“后顾无忧”。
日前,我院普外科医生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开展医院首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患者A先生,66岁,因“乏力纳差3月,加重伴肤目黄染1周”收治入院,入院后行CT检查提示“胰头部占位,考虑MT,局部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伴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转入普外科,管床医生周城臣对A先生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检查,科主任曹嵘、主任助理陈义荣立即组织对患者开展多学科讨论以及术前评估,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占位。
手术当天,在麻醉科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曹嵘主任带领团队成功完成本院首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安返病房,术后多次测腹水淀粉酶正常,无胰漏发生,顺利拔除全部腹腔引流管。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下,A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因为本次手术切除范围大,包括部分胰腺、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要做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它对手术团队的要求极高,需要团队对解剖有透彻理解并拥有精湛的手术技艺,团队需要熟练配合,对医院保障体系也有较高的要求。凭借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精湛的操作技术,八院普外科团队成功地完成了这台高难度复杂手术,不仅带给A先生生的希望,也让其他肿瘤患者及家属看到了希望。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始终追求精益求精,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把保护患者的健康当成使命,持续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医院在腹部外科领域达到新高度,同时也体现了普外科团队在胰腺外科领域的精湛技术,也将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这个中秋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小姑娘禾禾(化名)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在中秋节前出院回家过节了,爸爸激动地拉着医务人员的手说:“谢谢八院,谢谢儿科医护人员,给了我的孩子又一次‘重生’”。
数月前,禾禾刚过完9岁的生日,她是个懂事乖巧的小姑娘,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原本温馨的家庭氛围戛然而止,禾禾突然开始变得不爱说话,甚至有时候会冲人大喊大叫,家人怀疑禾禾是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一直耐心疏导,可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突然有一天,禾禾毫无征兆地开始抽搐,慢慢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甚至不能行走。家人慌了神,着急地带着禾禾赶到八院,进入抢救室后禾禾出现了一侧肢体持续抽搐伴扭动,儿科急诊医生立刻通知了谢国栋副主任和彭晨娜医生,通过对父母询问病史以及了解治疗情况,分析孩子发病的整个过程,医生怀疑她罹患的是“自身免疫性脑炎”。收住入院当天禾禾完成了腰穿送检,2天后的血样和脑脊液送检结果明确诊断:抗NMDAR脑炎。
针对禾禾的病情,儿科主任高燕敏多次组织医护团队开展病情讨论和分析,决定对禾禾给予一线免疫治疗,同时加强专业护理。但是因为禾禾病情危重,治疗难度较大,日常护理也成了一个大问题,禾禾需要24小时看护。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团结一心下,经过3周的规范免疫治疗,禾禾的一侧肢体抽搐以及其他相关症状明显缓解。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禾禾终于在中秋节前达到了康复指标,可以出院了。长时间的相处,禾禾一家人和八院儿科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出院当天,禾禾主动要求和她最喜欢的医生阿姨合影留念。禾禾的父亲也为医护团队送来了锦旗,表达了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感谢八院儿科医护人员,让这个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
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医师节。
8月18日,医院党委书记常青、党委副书记、院长胡敏霞带领全体院领导深入临床一线,向全体医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并送上精美的蛋糕和盛开的鲜花,祝八院医师们节日快乐!
8月18日,我院举办了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暨表彰会。院领导、科室主任以及医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幸福的节日。夜以继日辛劳的汗水里,八院“白衣天使”们把平凡演绎成无数精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会上,院领导为优秀医师、从医三十年、获奖团队及个人颁奖并送上祝贺。医师代表、八院音乐达人、南通大学实习生们纷纷上台,用音乐和舞蹈为大家带来欢声和笑语。
8月18日,94岁的姚鼎良老先生冒着酷暑来院为八院医师们送上节日的祝福。20多年的“医患情”,姚老始终铭记于心,每年都会来八院看望这群从死神手中将他抢救回来的“白衣天使”。
有这样一群孩子,当同龄孩子在学校学习玩耍的时候,他们则要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康复训练;当同龄孩子在背古诗,唱儿歌的时候,他们还在一遍一遍的训练枯燥的发音,他们是一群“慢”飞的天使,但他们和天下所有的孩子一样的天真可爱。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慢”飞的天使更需要精心呵护。8月25日上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举办了“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残疾预防日主题活动。活动特邀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在院康复的患儿和家长参加活动。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律动后,活动在主持人的致辞下拉开帷幕,儿童康复中心的医务人员为孩子和家长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还有孩子最喜欢的小礼物。
活动现场,医院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史惟教授来院义诊,让患儿和家长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上海专家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是全国知名儿童康复机构,自2017年以来,我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共建无锡康复基地,多年来,在上海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院儿童康复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有效推动无锡市残疾儿童康复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无锡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帮助更多的锡城患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优质、便捷的儿童康复医疗服务。
活动在孩子的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帮助和服务,竭尽所能为患儿的健康保驾护航,期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给“慢”飞小天使们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更高质量的人生。